资讯

如何策划一场好的展览?策展人应该做些什么?

2018-01-10 16:06来源:新浪收藏作者:.

 一个展览的好坏跟策展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如何策划一场好的展览,一个既有学术高度又能让观众看得懂的展览,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一个展览中,策展人应该做些什么?什么样的展览才能算得上一个好的展览?(本期轮值主编:张长收)

罗吟 展览策划、艺术经纪人
  
    在未知里寻找可能
 
  在20世纪后,随着时代的变迁,世界格局和面临的问题不断变化,科技也不断发展,艺术及其相关的活动进入了新时期。随着艺术机构不断增加,艺术与生活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公众对展览或相关艺术活动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当大众的艺术素养、审美和艺术圈所谓的“标准”艺术共识存在很大出入时,策展人和评论家们是不是可以在坚持学术判断的基础上,更多的通过策划,多做一些作品与观众的沟通。扩大公众对艺术的观看和引导他们去理解当代艺术。从而让观众更好的融入艺术活动,提升展览实际的社会价值。
 
  策展人汉斯·乌尔里希·奥布里斯特说过:“策展的任务就是要建立交汇点,让不同元素产生碰撞,可以形容是文化传播的一种尝试,或是绘制地图的过程,通过城市、人和世界,开创新的方向”。一个好的展览,仅仅从作品选材、技巧和形式上,并不能详尽无遗地展示它们的意义。策展人要做的就是了解艺术家作品的内涵与思考,并引发观者的深度理解,让观众更好的与作品互动,更好的认识作品。这其中,策展人或展览就是一个有预谋有方向的桥梁或通道。作品中艺术家自身的真实生存体验和感觉,以及他们对当下文化及环境认知和敏感,是不是通过展览被观众有效的接纳?又是哪种层面上的接纳,这都是在检测展览的效果。
 
  当然,美只是一种偏好。对艺术领悟与感知本来就是因人而异。但体现策展人能力的就是做好桥梁。以恰当的认知梳理,提供给观众多维性的艺术视角,开启想象力,并透过展览发掘更多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也是一种重新的创造。这样的探索既是对策展人知识体系建构的完善与严谨的考量,也是对策展空间理解、与艺术家沟通能力的综合考察。观众在某个展览里欣赏作品,其实是自视的过程,需要一段时间反应。而策展工作又必须认识到这个时间跨度,并能通过策展积累经验,带着问题意识去发现需要的艺术家或作品,更好的规划、预判。
 
  而艺术家可以通过展览,重新审视自己作品的形式和语言,是不是够有辨识度,有没有将自己作品的思想内涵较为妥善的表现出来,作品与策展意图或目标是否有某种内在的关联或契合。所以,一个好的展览在策划时也是对策展人与艺术家各方的知识、经验、智慧与沟通的综合考验与磨合。
 
  作为策展工作的新手,我努力通过策划让艺术家作品的灵魂与观众看展时的心灵状态产生交集。我认为做到这些,这个展览就发挥出了它所存在的意义——优秀艺术家及作品的发掘和推介、观众情感的激发、原创性和探索精神的体现、内在精神和思想深度的传递、视觉审美体验的呈现等等。而通过展览传递我对未知的好奇与判断,也正是诱惑我不断尝试与创造的动力。


张长收 媒体人、策展人  
  
    策展不是随随便便写一篇文章
 
  虽然展览越来越多,但能让人看懂的展览越来越少。其实,展览组织者肩负着很大的责任,而展览组织者这个角色一般由策展人扮演。什么是策展人?策展人一词来源于英文“curator”,全称是“展览策划人”,是指在艺术展览活动中担任构思、组织、管理的专业人员,在艺术机构任职的策展人是挂职策展人,不依附于任何艺术机构的策展人是独立策展人。之所以强调策展人的概念,尤其是强调其构思、组织、管理等职能,其中“构思”是最最关键的。因此,一个展览能否让人看得懂,策展人的构思很重要。
 
  策展人一词进入中国其意义也发生了实质性的改变,很多人也试图更多地拓展其意义的外延。策展人似乎没有了门槛,无论什么职业什么专业的人都可以策划展览,虽然在现实中也无不可,但从做学术的角度而言,这事儿值得探讨。著名的策展人侯瀚如认为,绝非谁都可以成为策展人,他们必须首先是研究者和批评家,策展人也将是艺术最后的标准和底线的坚守者。当然,我们无法要求所有的策展人都是批评家,但是对于展览本身和参展艺术家做一定的学术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策展人的工作不仅是要向观众解读艺术作品,让更多的人了解艺术家,了解艺术作品背后隐含的意义,同时策展人要为艺术家在学术上“拔高”,通过现象看本质,从哲学的角度总结出艺术实践的目的,梳理出艺术家的创作脉络,让观众有一个更为清晰的认识。但如今有太多的展览存在一个问题,也可以说是一种现象,策展文章写得或过于学术,或过于套路,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所云。当然,学术文章也只是一方面,还有展览如何布置,是否有策展线索,甚至展厅的灯光布置、展线测量等等细节都值得探究。
 
  总而言之,策展不是随随便便写一篇文章,而是从策划展览之初,与艺术家交流,与艺术机构沟通,到布展,到展览开幕,策展人都应参与其中,既是对艺术家负责,对艺术机构负责,对观众负责,也是为自己的策展工作负责。同时,策展人需要更多的社交去刺激策展灵感,脱离套路。

李裕君 资深编辑、媒体策划人
  
    对不起,我还是一个不称职的策展人
 
  策展人这一行业,作为当代艺术发展中较为重要的一个角色,自上世纪90年代初在中国本土正式形成后,受艺术作品市场化的影响,逐渐呈现出泛滥成灾的现状,行业准入门槛极低,鱼龙混杂。无论有没有专业修养和策划能力,但凡与艺术沾点边的都可成为策展人。若究其原因,则要追溯到“八五美术新潮”后期,那些最早开始以自己的艺术理念和价值标准着手策划现当代艺术展览的批评家、艺术家们,他们是中国策展人的滥觞。正所谓根不正则苗不红,而艺术品市场化的日益加剧,更是策展人这一行业乱象纵生和失去标准的罪魁祸首。可想而知,每年度成千上万、五花八门的当代艺术展览又有多少是值得一看和称好点赞的呢!
 
  我原本学习的专业是艺术设计,但喜爱绘画,也常在闲暇时染笔涂布。自2006年来北京后开始从事艺术传媒工作,至今已有11年时间。辗转供职了几家艺术主流媒体和机构,从最早做编辑工作,学习和研究专业理论到近几年逐渐转型为做市场运营和策划,期间也参与了几个大型群展和艺术家个展策划,算上自己独立策划的几个展览,加在一起不足十个。虽然不多,但从中收获了很多深刻而宝贵的经验和体会。我认为,好的策展人必须在个人素养、专业理论和商业运营等方面才能兼备,才有可能策划出既有艺术理念,又能使作品与空间、观者之间形成有效互动的高质量展览;而好的展览,往往不能从单一的或泛泛的角度去分析和评判,更不是只站在观者的角度以点概面的得出好坏的结论。虽然很多当代艺术作品和展览旨在加强所谓观众的参与和考虑观者的感受,试图重新建构丢失的观者与作品之间的审美及阅读关系,甚至妄图使互动成立,但对于不具备专业素质的观众而言,他们又怎么去衡量并不能在观者自身体系里建立审美价值的作品和展览的优劣呢?
 
  因此从策展人方面来说,应该是一个多样化的角色。他承担了一个艺术批评家的工作,但又不等同于批评家,平时又游走于批评家、艺术家、收藏家、赞助人、美术馆、画廊、媒体等等行业资源之间,像一个项目的管理员或负责人一样。他必须把握展览的学术方向,明确展览主题,并对展览策划及相关领域的空间把控、展览设计、文章撰写、作品布展、经费落实、宣传推广、教育活动、展览评价、作品收藏等一整套行业生产链都要了解和掌握,还要有一定的学术背景和公共资源关系积累。
 
  由以上种种的反思和体会,才深刻认识到自身很多的不足与欠缺,要成为一个专业的当代艺术策展人,还需很多方面理论的学习、经验的锤炼和资源的积累。所以,对不起,我还是一个不称职的策展人。

王志刚 资深媒体人
  
    策展人在展览中属于一个“轴承”的角色
 
  在中国当代艺术的历史中,独立策展人的角色一直非常重要。从上世纪90年代的“地下艺术”到全球资本追捧艺术市场的今天,中国当代独立策展人的学术推动力量和市场推广作用确实不可忽视。
 
  策展人在一个展览中更多的属于一个“轴承”的角色定位,在平衡学术与市场、展览主题与艺术作品选择、作品与空间、甚至于在公众与作品之间。笔者认为艺术家和策展人之间的关系应该是是协商、对话的过程。一个策展的过程就是与一个艺术家、一个空间、一个机构的对话过程,而不是一出现就和谐的过程,除非一方特别强势,另一方只能跟着思路走。最佳的状态是艺术家与策展人一起讨论想法,在协商中会讨论出很多问题,比如艺术与空间、人、语境、社会的关系。策展的工作谈起来很抽象,在实践中很具体。
 
  因此。一个成功的策展人应该以下特质:“对艺术热诚,为艺术家服务的精神,自身具有良好的学术眼光,与各方面人员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有自己的专业操守,艺术理想与见地,力求能够做到保证每次展览的质量,自身就能是‘品牌’的保证。”

曹茂超 策展人
  
    有效的策展 掌声在十年以后
 
  策展活动的过量消解了策展本身的功用,“跨界”策展的增多,策展人身份的专业性和有效性惹人生疑,因此,策展功能与身份处于失控与无序状态。甄别展览的优劣,感受策展人的功力,刻不容缓,不仅可以帮助观者深入展览内核,还能够与艺术家和作品产生对话。
 
  策展应当是策展人基于学理的立场,对现象进行深刻思考后诉诸实践的具有独立视角的表达媒介。无疑策展需要很高的专业度,这种专业度不是某个艺术经理人或藏家可以轻易触及的,因为策展的专业性没有标准,也不是一套可以量化的流程,专业的策展应具备突破策展观念,并先验于已有范式的行动魄力。流于范式将是策展的可悲之处,创作是艺术家的内心表达,而策展也应该是策展人的策展理念表达,艺术家在创作中应该对“舒适”保持警惕,相应的策展人在策展过程中也应当具备对陌生和新鲜的渴求。
 
  同时策展人应具备丰富的社交人格,除了能够为展览拉进有效的资金赞助,策展人在与各色人等的社交中,其实是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领域的对话,这作为生动的经验有益于策展思考,并有助于转化为清晰的策展思路。但是也应在社交活动中对人情策展保持警惕,人情策展区别于曲水流觞的同时共爽,学术水准与立场的缺失将会导致策展的无效。
 
  大多的双年展和文献展中的策展主题都试图概括、阐释当下语境,然后将适合其主题的艺术家招致麾下,通过精心布置,最终呈现的展览引起共鸣。说明这个展览是有效的,发挥了策展功用的,能够提出问题并产生广泛思考,这只是策展有效性的一面,这个展览是否能经得住时间的检验,着眼至今后有效,十年之后是否还能够为业界所记载研究,这更加考验展览策划者的学术水准与先验魄力,因为这样的展览很有可能在当下无人问津。

王宁 资深媒体人
  
    当5%遇上95%,你该如何选择
 
  对于展览的好与坏,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判断标准。在架上绘画一统天下的过去,艺术家的名气大小往往决定着一场展览的成功与否。不可否认,在评判标准相对单一的时代里,艺术展览被执掌话语权的少数人所“操控”,无论是策展人也好,批评家也罢,大家一团和气的坐在一起,聊聊情感,谈谈过去,再适当的畅想一下未来,一场和和美美的展览就这么过去了。但随之而来的问题却是——开幕等于闭幕,小圈子里的自说自话和自娱自乐难以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普及和推广,更不用说推动了。
 
  今天的艺术界早已不是小圈子里的私人游戏,推广媒介的不断完善和扩大让越来越多非专业人士能够更为近距离的参与到一场艺术展览当中,说句不好听的,当下的艺术展览所面对的受众,95%来自于这些非专业人士,而那剩下的5%却还要分配到整个行业内的媒体、策展人、艺术家、批评家、经纪人、藏家甚至于那些艺术院校的学生。
 
  讲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因为这种观众构成所带来的影响,以及在这一背景下对于艺术展览所提出的新的要求。艺术展览无非学术和商业两种,但不管是打着学术旗号的展览,还是纯粹商业的展览,似乎都将业内专业人士当做是最重要的受众群体,当然,这样做的目的无可厚非,毕竟,艺术还是有其专业性的,门槛也相对较高,行业自身的规则也要求无论是艺术机构也还,还是策展人也好,在筹划展览的时候都会将其放在首位,但这样做的结果却是,展览缺少了必要的趣味性和观赏性,尤其是针对当前艺术观赏人群的构成现状而言,这样的展览方式势必无法赢得那些非专业认识的关注。
 
  这也就是说,在各种新的媒介不断涌入艺术领域的时候,作为行业自身,艺术却只想着一味的索取,而从未想过付出。这无疑就将艺术死死的框在了过去的小圈子里,永远也走不出去。其实,既然艺术已经待价而沽了,何必又要惺惺作态的装出一副不食人间烟火的“高冷范”,明理拒人于千里之外,背地里却又巴不得商业化的进程再快一点。艺术展览既然都有了学术性与商业性的区分,再加一个趣味性又有何妨?






(责任编辑 :王迪)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水墨艺术网的立场。